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创新传承地方文化 ——《盐城风》栏目创作体(2)

来源:运动精品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05 14:2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5 创意处理,激发收视兴趣 在创新中发展,在发展中传承。文化类节目的内容设置很重要,表现形式、表现手法同样重要。央视或一些地方卫视的同类节目

5 创意处理,激发收视兴趣

在创新中发展,在发展中传承。文化类节目的内容设置很重要,表现形式、表现手法同样重要。央视或一些地方卫视的同类节目,最常用的就是以综艺方式来呈现,或以扮演手法再现人文历史,让观众很直观地融入情境中。而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,以大成本、大制作的形式来呈现一档文化栏目显然不切实际。解决这一问题,《盐城风》更多是采用“走访纪实+创意处理”相结合的方式,既节约成本,又具有可看性,如《阜宁大糕传奇》,既有史料故事,也有美丽传说,自拍图像、影视资料、图片、采访等手段相结合,加入诗文、戏说、演绎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,最终呈现出来的节目让观众回味无穷。对于一些特别策划,如《那年·那书》系列节目,我们则采取全新杂志型访谈形式来展现,邀请嘉宾走进演播厅,通过访谈、短视频、现场表演等环节立体呈现,实现了节目内容、环节设置、形式创新等诸多突破,激发了受众的收视兴趣。

6 内容延伸,加强人文思考

“为文化而文化”是文化类节目的大忌,为此,《盐城风》栏目的核心诉求,并不是追求高雅却让人觉得晦涩遥远的“阳春白雪”,而是契合受众的情感诉求,注重人文思考,追求质感和情怀,追求“慢”与“深”。如《古镇安丰 东淘老街》节目的结束语:“历史悄悄翻过,北极殿遗址前的银杏已有400余岁,俗称的五谷树也茁壮了200余年,它们在被风雨侵蚀了年复一年的土地上,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,和安丰老街一起,为我们现代人营造一块绵长悠远、安然自得的古老文明。”再如《绝活新生 剪秀天下》节目的结尾处,编导写道:“在发展中传承、在传承中发展,这就是北龙港剪纸,它正不断焕发出活力,给盐阜大地的民间文化增添着靓丽的色彩。”寥寥数语,抒发出我们对历史、对文化、对现实的感悟,充盈观众的精神世界,引发大家的深层思考,令人回味无穷。

7 增强互动,实现文化交流

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观众,文化需求、收视习惯和欣赏水平都有所提高,而且对节目的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。除了做好《盐城风》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宣传,加强与观众的交流之外,栏目组正在进一步策划,力求以多种形式加强与观众的互动,增加节目的思想性和参与性,比如依托栏目策划相关文化交流或评远活动,借助曹文轩、陈澄等名人名家的影响力调动受众参与热情,等等。再比如,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具有故事的文化、历史、艺术、非遗传承人等传承地方文脉的践行者,邀请他们走进演播厅,分享他们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经历和情感故事,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展播,并结合线下活动联动宣传,进一步扩大栏目影响力。

立足本土文化,创新才是出路。总之,《盐城风》栏目的创办需要有自己的特点和运作的方式方法,依托盐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,深入挖掘城市魅力,彰显盐城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底蕴和城市精神,在赢得观众赞誉的同时凸显地方媒体的厚度和广度,增强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竞争力。

[1]傅江.电视文化节目,心灵深处的回声[J].当代电视,2018(2):6-7.

[2]邹巧.方寸荧屏,让地方文化传承突破囧途——试论地方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[J].声屏世界,2015(12):54-55.

[3]王爽.地方电视台历史文化类栏目的拍摄创作心得[J].记者摇篮,2016(5):21-22.

[4]杨俊峰.用文化栏目增加地方电视台厚度和广度的尝试——以《品鉴·文化》为例[J].新闻传播,2015(13):57-58.

守文化之重,创时代之新。近几年来,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节目,为荧屏注入一缕缕清风,唤醒了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,受到许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,如央视的《朗读者》《经典咏流传》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见字如面》等栏目,已成为文化类栏目的经典。于2017年元月开播的《盐城风》栏目,作为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的一档本土文化类栏目,这两年也力求以独特的视角,寻找和展示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。那么,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创新传承地方文化呢?《盐城风》栏目对此作出了一些积极的创新与探索。1 找准定位,树立精品意识栏目设置首先要找准定位,解决给谁看的问题。《盐城风》尽管是一档文化栏目,但我们并非做学问、搞文化研究,要兼顾大众收视群体,就要摒弃曲高和寡的高冷气质,在节目的策划拍摄上,沉下心、俯下身、融入情,以平民视角,找寻街头巷尾、市民身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现象,展示基层百姓的艺术创作和文化生活等等,尽量做到通俗接地气,让大家都能够看明白,并从节目中有所收获。如近期播出的古镇系列节目,就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和优美的镜头语言,让观众从中开阔了视野,领略了古镇风情。取法乎上,仅得其中;取法乎中,仅得其下。想要做好节目,讲好盐城故事,还须树立精品意识,这是我们在栏目创办之初就提出的目标。从远题策划到脚本撰写,从镜头拍摄到画面剪辑,从字幕设计到后期包装,都要做到严谨细致,用心用情,既展现出独有的文化韵味,又能让观众喜闻乐见。2 深耕本土,发挥地缘优势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是地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资源,也是本土文化栏目的灵魂和根基所在。盐城历史悠久,底蕴深厚,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,作为地方媒体,我们致力于全方位展示盐城的“风物”(民俗、物产、方言、非遗、景点、风光等)、“风韵”(艺术赏析,含书画、音乐、舞蹈、篆刻、摄影等)、“风华”(高层次名人大家)、“风采”(文艺界人士、杂家、匠人、艺术团体、群文艺术、民间艺术等)和“风云”(历史故事,如鲁艺在盐城、施耐庵与《水浒传》)等诸多方面的亮点,以探索的目光和行走的方式挖掘盐城市文化的深刻内涵,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品牌,专题记录展示盐城的继往开来。在节目创作中,我们关注来自民间文艺界的声音,把一个个观众熟悉、关注的文化资源搬上荧幕,以丰富而独特的人文表达,展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,成为城市文化的深耕者与传播者。同时,栏目从风格气质、内容表现到包装制作等都力争贴近百姓生活,更多地体现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人文风情,不仅避免与同类节目雷同,显示出差异性,更能使观众产生思想共鸣,这也是《盐城风》是否能留住受众的关键所在。3 情感贴近,构筑心理认同一景一物中皆有故事,一人一影中自有玄妙。《盐城风》并不是单纯地去记录,而是通过真实的记录,融入情感,以文化人,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,这也构成了节目的温情基调。如《美哉 东台鱼汤面》中,市民一边品尝眼前美味的鱼汤面,一边回忆一代代东台人的早晨都是从一碗鱼汤面开始的,这是一种记忆,也是一种传承;鱼汤面手艺传承人娴熟地熬汤、下面,制作最正宗的东台鱼汤面,他的专注和虔诚是对传统食物的尊重,更是对生活的尊重。生活是所有人的价值共识,因此,贴近生活的远材,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温情讲述,也成为感动观众的所在。只有文化上认同,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。栏目主创人员在两年多时间里,辗转盐阜大地,寻访人文遗迹,记录文化事件,令我们感动的是,在拍摄过程中,一些隐藏在民间的学者艺人和很多的市民百姓,对自己生活的家乡充满着人文情怀,对《盐城风》栏目的摄制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,这就是情感认同的力量。4 关注热点,注重栏目策划节目要做到关注当下,关注热点,必须在策划上下功夫。《盐城风》自开播以来,始终按照时间节点进行节目编排。春节期间,播出盐城八大碗、阜宁大糕等带有年味的传统美食节目;三八妇女节,制作播出盐城淮剧艺术家、戏剧梅花奖和白玉兰奖双料得主陈澄的人物专题;春暖花开,我们又拍摄制作了一系列人文景点和文化古镇的节目,获得较好的收视反响;四月读书季,策划推出《那年·那书》系列节目,透过嘉宾深刻的读书体验和成长故事的分享,激发大家重拾书本,品味书香,同时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,反映时代的巨大变革;对于举国上下关注的时事热点和盐城市重大文化建设成果,栏目也作了重点策划宣传: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,精心制作推出《“国庆”这些年》系列专题片,呈现名叫国庆的市民背后的故事,从个人与小家的成长,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变迁;对喜摘国家文华大奖、献演国家领导人的淮剧《小镇》和获得国家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群星奖的曲艺作品《爱我你就抱抱我》进行作品赏析,对剧编、导演、舞美和主要演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,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的真实和难忘,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大家对群众文化艺术的欣赏与肯定。5 创意处理,激发收视兴趣在创新中发展,在发展中传承。文化类节目的内容设置很重要,表现形式、表现手法同样重要。央视或一些地方卫视的同类节目,最常用的就是以综艺方式来呈现,或以扮演手法再现人文历史,让观众很直观地融入情境中。而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,以大成本、大制作的形式来呈现一档文化栏目显然不切实际。解决这一问题,《盐城风》更多是采用“走访纪实+创意处理”相结合的方式,既节约成本,又具有可看性,如《阜宁大糕传奇》,既有史料故事,也有美丽传说,自拍图像、影视资料、图片、采访等手段相结合,加入诗文、戏说、演绎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,最终呈现出来的节目让观众回味无穷。对于一些特别策划,如《那年·那书》系列节目,我们则采取全新杂志型访谈形式来展现,邀请嘉宾走进演播厅,通过访谈、短视频、现场表演等环节立体呈现,实现了节目内容、环节设置、形式创新等诸多突破,激发了受众的收视兴趣。6 内容延伸,加强人文思考“为文化而文化”是文化类节目的大忌,为此,《盐城风》栏目的核心诉求,并不是追求高雅却让人觉得晦涩遥远的“阳春白雪”,而是契合受众的情感诉求,注重人文思考,追求质感和情怀,追求“慢”与“深”。如《古镇安丰 东淘老街》节目的结束语:“历史悄悄翻过,北极殿遗址前的银杏已有400余岁,俗称的五谷树也茁壮了200余年,它们在被风雨侵蚀了年复一年的土地上,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,和安丰老街一起,为我们现代人营造一块绵长悠远、安然自得的古老文明。”再如《绝活新生 剪秀天下》节目的结尾处,编导写道:“在发展中传承、在传承中发展,这就是北龙港剪纸,它正不断焕发出活力,给盐阜大地的民间文化增添着靓丽的色彩。”寥寥数语,抒发出我们对历史、对文化、对现实的感悟,充盈观众的精神世界,引发大家的深层思考,令人回味无穷。7 增强互动,实现文化交流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观众,文化需求、收视习惯和欣赏水平都有所提高,而且对节目的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。除了做好《盐城风》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宣传,加强与观众的交流之外,栏目组正在进一步策划,力求以多种形式加强与观众的互动,增加节目的思想性和参与性,比如依托栏目策划相关文化交流或评远活动,借助曹文轩、陈澄等名人名家的影响力调动受众参与热情,等等。再比如,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具有故事的文化、历史、艺术、非遗传承人等传承地方文脉的践行者,邀请他们走进演播厅,分享他们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经历和情感故事,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展播,并结合线下活动联动宣传,进一步扩大栏目影响力。立足本土文化,创新才是出路。总之,《盐城风》栏目的创办需要有自己的特点和运作的方式方法,依托盐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,深入挖掘城市魅力,彰显盐城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底蕴和城市精神,在赢得观众赞誉的同时凸显地方媒体的厚度和广度,增强盐城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竞争力。参考文献:[1]傅江.电视文化节目,心灵深处的回声[J].当代电视,2018(2):6-7.[2]邹巧.方寸荧屏,让地方文化传承突破囧途——试论地方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[J].声屏世界,2015(12):54-55.[3]王爽.地方电视台历史文化类栏目的拍摄创作心得[J].记者摇篮,2016(5):21-22.[4]杨俊峰.用文化栏目增加地方电视台厚度和广度的尝试——以《品鉴·文化》为例[J].新闻传播,2015(13):57-58.

文章来源:《运动精品》 网址: http://www.ydjpzz.cn/qikandaodu/2021/0105/990.html



上一篇:铁路通信图书出版探讨
下一篇:勤乐之花尽情绽放 ——江苏省扬州市沙口小学

运动精品投稿 | 运动精品编辑部| 运动精品版面费 | 运动精品论文发表 | 运动精品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运动精品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